當渡邊淳一還是醫生時,他站在手術臺前面對病人的離去總會感到恐懼。“死亡讓人多么悲傷啊”渡邊淳一曾如此說,而這位棄醫從文,總在小說中尋找坦然面對死亡的作者,如今也走完了他80歲的生命旅程。
1958年渡邊淳一從札幌醫科大學畢業,留任母校的整形外科部,并在當地一家醫院行醫。期間他已開始小說創作。1965年渡邊淳一獲得了第一個文學上的獎勵,他的心理分析小說《死化妝》獲得新潮同人雜志獎。在文學上逐步獲得成功的同時,渡邊淳一開始懷疑自己所從事的醫學事業。35歲那年,他所在大學的附屬醫院進行日本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但他卻懷疑被摘除心臟的患者并沒有真正腦死亡,這讓他覺得無法繼續進行醫學工作,于是搬到東京專事文學創作。
正是這些經歷,才成就了渡邊。譯作家竺家榮說,“從醫出身的渡邊善于把醫生對人的生理認識與作家對人的心理認知有機地結合起來。他的作品中,始終貫穿了對人的心理、生理、性行為、社會現實等的深刻剖析,使醫生的冷靜與作家的浪漫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對于人性,尤其是對男女性愛探究的縱深程度很少有人可以比肩。”
1970年,渡邊淳一憑借《光和影》獲得直木獎。《光和影》描述了兩位軍人因主治醫生給予的不同治療方案而獲得的不同命運。生與死的尊嚴也成了渡邊淳一小說一貫的主題。
渡邊淳一在早年即經歷過死亡的沖擊。1950年,他的初戀女友加清純子自殺,讓他深切地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抗拒。
如何坦然面對死亡以及怎樣精心安排死亡的方式,成了渡邊淳一小說的重要母題。一種對死亡的唯美化追求在其1996年出版的《失樂園》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渡邊淳一曾說:“我在醫院看到的死并不浪漫,從死的那刻起,人的肉體就開始腐化,一切變得蕩然無存。正因為生命的終點如此殘忍,所以,有生之年,人們才會積聚所有能量,不顧一切,瘋狂去愛。”
20世紀90年代,渡邊淳一寫出了他的巔峰之作《失樂園》,書中大膽的性愛描寫以及主人公雙雙為愛而死的結局,震撼了世人的心靈。渡邊因此真正確立了日本“情愛文學第一人”的地位。《失樂園》作為渡邊文學的代名詞而廣為人知,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讀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眾所周知,對渡邊淳一情愛文學的評價,一直都是見仁見智。但在很多讀者心中,盡管渡邊的情愛理念倡導對人的原初欲望的釋放,過多強調性愛的作用,認為愛情無關道德、愛情與婚姻不可共存等,招致了諸多負面評價,但是都無法遮蔽其文學價值的光芒。竺家榮說,“渡邊以冷峻的觀察力,捕捉到了現代人追求自我實現與社會倫理道德的矛盾。他濃墨重彩地描繪已婚男女的婚外情,絕不是膚淺的言情寫性,而是為了表現對現代人的生存狀態的思考和憂慮,呼吁人們關注精神健康,重視個體生命的需要,回歸人類的伊甸園。”
盡管在改革開放初期,渡邊淳一的作品因涉及一定篇幅的“性描寫”而存在不少爭議,但這并未影響他成為在華作品最暢銷的日本作家之一。在渡邊淳一人生的最后10年間,曾至少四次到訪上海,包括參加新書首發式、上海書展以及出席上海世博會的一次文化論壇等。
下圍棋、寫毛筆字、食大閘蟹、品紹興黃酒……這都是晚年渡邊淳一來華時的嗜好。在中國出版人眼中,“老渡”平時不茍言笑,不過一接觸到中華美食,自然會洋溢出孩童般的笑容。
渡邊淳一晚年支持日中兩國文化友好交流。一些文藝評論人認為,與其他一些日本作家一道,他為中國人接觸當代日本文藝打開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