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快馬加鞭”,各板塊盡享政策利好,其中,最被看好的當屬大氣煙粉塵治理市場,有分析稱到“十二五”末期其市場規模可達近400億元。
工業煙粉塵治理的兩大技術路線——袋式除塵和靜電除塵一直處于市場爭議中,菲達環保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堅稱,靜電除塵技術的春天遠未逝去。他同時表示,目前公司訂單量充足,伴隨著募投項目穩步推進,公司明后兩年業績快速增長均有保障。
爭議中堅持自我
從杭州出發大概一個小時車程,便來到位于浙江諸暨市的菲達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臨近公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公司大門上方的“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巨大標牌。
醒目的標牌顯示出這家上市逾10年的企業在環保裝備研發方面的技術實力,特別是其在電廠靜電除塵技術領域的突出優勢,已讓這項技術在電廠粉塵治理領域創下近80%的市場占有率。
但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各領域大氣排放標準的提高,新興的除塵技術不斷應運而生。菲達環保公司相關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坦承,近兩年開始,公司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行業地位正在不斷經受以新技術進入市場的同行挑戰。
在這些技術中,最被看好的當屬與靜電除塵已可并駕齊驅的袋式除塵技術。英大證券最新發布的研報認為,袋式除塵技術的突出優勢在于對不同煤種的良好適應性,除塵效率更易達到針對火電、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排放“特別限值”要求。
不過,菲達環保一負責人有不同看法。他指出,目前工業粉塵治理的最大市場在于擁有8.2億千瓦裝機規模的火電行業,在此領域,靜電除塵的市場地位已處于絕對優勢。這一領域未來幾年的提標改造所帶動的設備需求,靜電除塵仍可滿足。“從電廠脫硫脫硝以往走過的路來看,既有機組升級改造要比新建機組加裝環保設施更難推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電廠對于成本的顧慮,在除塵方面,靜電及電袋復合更適合電廠需求,且多加幾級設備,除塵效率仍可達到新排放限值的要求。”他表示。
國泰君安一位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袋式除塵廣被看好的一大原因是其可以帶動起相關市場諸如濾袋的需求空間,而這對于電廠來說則是增加了成本負擔。據測算,一臺30萬千瓦火電機組加裝袋式除塵設備,每年新增的濾袋維護費用就超過100萬元。
上述菲達環保負責人表示,袋式除塵未來更大的隱患在于更換的濾袋中濾料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這一情況隨著2008年前后加裝的第一批袋式除塵器目前已到更換年限而逐漸擺上桌面,成為業界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一位專家也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正是由于袋式除塵的濾料二次污染問題引起的爭議,國家對于工業粉塵治理的技術路線并未明確具體導向,只是推薦電廠采用“具有高效除塵效率的技術”。
上述國泰君安分析師也認為,環保作為政策依賴很強的行業,政策主導的技術路線更易被市場認可,但現實情況是政策并未認定袋式除塵就是未來方向。因此,對于袋式除塵以及相應公司的過度熱忱并不靠譜,而更應該看重擁有高效除塵技術儲備的公司前景。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菲達環保今年1月與日本三菱重工簽署技術許可協議,引進三菱重工的濕式電除塵技術。作為高效除塵技術,濕式電除塵技術在日本的火電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此外,公司還儲備有旋轉電極式除塵器、電袋除塵器、高頻電源等多種高效除塵技術,均能夠用于火電行業現有的靜電除塵器改造。
“這些技術儲備目前均作為公司的募投項目正穩步推進,將根據國家技術導向的明確在未來一兩年內逐步達產,并適時加大市場推廣力度。”上述菲達環保人士表示,公司保守估算的“十二五”電廠除塵年市場規模為70億元,這其中菲達環保憑借技術實力至少要分得一半空間。
對內嚴控成本
在菲達環保辦公和廠房區參觀,從廠區建設布局及員工精神面貌,可明顯感覺到這家新興產業公司身上濃厚的“老牌”地方國有企業特色。國泰君安分析師指出,這些特點在公司財務報表上的直觀反映便是成本和相關費用的居高不下,可能成為未來限制菲達環保業績高增長的不確定因素。
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梳理公司歷年財報后發現,公司歷史上,營業成本和三項費用合計長期占營業收入總額的90%左右,處于較高水平。拿公司2012年年報與同行業的龍凈環保作對比,公司2012年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三項成本占據公司總營業成本的約70%,且與2011年相比有上升趨勢;而龍凈環保這三項成本占總營業成本比例僅為約55%,且比2011年同期下降5個百分點。這一差距,直觀表現為,公司現有除塵項目的毛利率為13%,與龍凈環保相差10個百分點。
造成這些差距的原因,在國泰君安分析師看來,主要在于:一是公司以往的現金流比較緊張,鋼材等原材料的采購難以用現金支付,造成采購成本相對較高。二是由于加工能力的限制,公司的一部分產品采取外協加工的方式制造,支付的制造費用也相應降低了毛利率水平。
菲達環保上述負責人介紹:“公司到今年底產能規模將達17萬噸,需要配備的人力需達3500到4000人,而公司目前的總人數只有三千多人。由于浙江人力成本高企,公司找周邊中小企業做代工就成了必要選擇。”
他說,菲達環保從去年開始在代工費用方面已加大控制力度,2012年這項費用占總成本比例已下降10個百分點。公司今年已考慮整合諸暨市實力較強的除塵鋼材加工廠來加強成本管控,相信從今年開始,公司總營業成本將不斷下降。
有分析師指出,隨著菲達環保募投資金的到位和產能的投放,為公司改變采購和加工方式,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相應地,公司盈利能力也會得到改善。
在菲達環保2012年年報中,公司對2013年擬定的營業目標是:爭取實現營業收入18.36億元,營業成本15.70億元,三項費用控制在2.1億元。這一目標意味著,營業成本加三項費用占總營收的比重將比2012年有明顯下降。
對外嘗試新模式
按照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預測,“十二五”期間,在火電廠之外,鋼鐵、水泥和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領域也將由于大氣污染排放限值的提高而催生除塵市場空間,其中,鋼鐵行業將達100億元,水泥行業65億元,有色金屬冶煉35億元。這意味著國內除塵行業未來的競爭將延伸至鋼鐵等領域。
上述菲達環保負責人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公司在保持火電廠除塵改造市場競爭優勢之外,已經開始著手向鋼鐵及化工等行業拓展業務。他說,公司可能選擇的市場策略是通過并購快速切入這一市場。近期,公司就與江蘇一家主營鋼鐵除塵及脫硫脫硝設備的公司在洽談合作意向。“目前只是初步接觸,后續進展還存在不確定性。”他表示。
據公司上述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看好的新興市場領域是:垃圾發電項目在全國范圍內興建而催生的垃圾發電廠尾氣處理市場。他說,垃圾發電及其尾氣綜合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訂單單體規模往往可達億元以上。經測算,該類工程可創下的毛利率水平要遠高于目前的電廠粉塵處理設備銷售。據他透露,公司已引進日本技術,已中標合肥一家大型垃圾發電公司下轄的電廠尾氣綜合處理樣板工程的總承包資質。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公司未來也將嘗試業務模式的升級,如以垃圾發電領域為突破口,公司未來將由工業粉塵處理設備供應商轉型為環保BOT或EPC工程承包商。(郭力方)(原題:菲達環保堅守靜電除塵技術路線)
中國證券報 2013年07月10日
(責編:張璐璐、陳建軍)
中日經濟交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