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0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刊載《釣島爭端之于日本核武》一文,文章指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已是既定方針,但前面有兩個阻礙:南海和釣魚島。其中南海方面,中國穩操主動權,時間在中國一邊。釣魚島爭端的演變趨向則不同,不僅美國,中國也應把避免釣魚島核沖突的考量納入到中國真正崛起的大戰略中。 |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刊載《釣島爭端之于日本核武》一文,文章指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已是既定方針,但前面有兩個阻礙:南海和釣魚島。其中南海方面,中國穩操主動權,時間在中國一邊。釣魚島爭端的演變趨向則不同,不僅美國,中國也應把避免釣魚島核沖突的考量納入到中國真正崛起的大戰略中。
文章摘編如下:
正值中國綜合國力崛起之際,視野外延,將海洋戰略及海洋權益提上議事日程,似乎是當務之急,不容拖延。制定海洋戰略并付諸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是否具有經濟、科技實力,以及國家是否擁有足以保障國家海權的一支強大的戰略海軍。否則,不但徒托空言,無補于實際,反而阻滯了國家大戰略的實施,亦即奢言妄談。
半個多世紀以來,初則國力薄弱,無暇亦無力把注意力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海上;終則近年中國綜合國力發展迅速,卻遇到來自境外的強力擠壓,形格勢禁,無處下手。
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第八次集體學習會上研究了如何建設海洋強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維護海洋權益的12字方針——“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堅持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對此解讀一下,畫龍點睛的是“擱置爭議”:“主權屬我”是一貫主張;“共同開發”又屬于尚未發生之事,端倪未見;真正體現當前政策精髓的就是“擱置爭議”了。
習近平揭橥的12字方針勾勒出了未來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立場及處理爭端的原則。“擱置爭議”加上“堅持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北京政策明朗化了。質言之,在東海、南海主權歸屬爭端上,今后中國不會主動地激化矛盾;假若對方膽敢啟釁,則來而不往非禮也。
南海、東海爆發爭端的原因不外乎主權歸屬發生的紛爭。然而,列國所處的戰略態勢和主動性操在何國手上,南海、東海卻是大相徑庭。在國家戰略考量中,謀劃是否精到,盤算是否周全,則情勢趨向及演變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從中國在南沙群島擁有的戰略態勢著眼,主島太平島由中國臺灣軍隊據守已逾半個世紀,中國大陸則控制了七個礁盤,三分天下有其二矣。多位中國學者認為,南海是中國維護海洋權益的試金石,不能掉以輕心。誠然,此話沒錯,卻僅從常數著眼,沒有把危機爆發時的變數納入考量。
筆者認為,只要菲律賓等國拿不下太平島,歷史將會證明,盡管當前它們甚囂塵上,在中國國力再上一個臺階以后,只是瞎折騰而已。在南沙群島主權歸屬的爭端上,中國穩操主動權,時間在中國一邊。
釣魚島爭端的演變趨向則不同。東京為釣魚島爭端鼓噪不已,究其實質,無非是為“修憲、建軍”鋪路而已,希望把日本從“專守防衛”中松綁,并想廢除日本和平憲法對交戰的約束力。
釣魚島爭端失控的話,對中國國家安全利益而言,不但是面臨美、日聯手施加的軍事壓力,而且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后果。假如日本在軍事上受到重挫,或者美國對日本遭遇到的挫折坐視不救,喪失軍事同盟盟主的威望,很可能成為日本走上核武裝道路的觸媒。
朝核問題面世以來,二十年矣,迄今美國沒有有效的因應手段,更何況是國力遠為強大的日本。一旦日本在軍事上受到重挫,舉國若癡若狂,東京在民意強烈支持的條件下,作出制造核武器的政治決定,不但不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可能是唯一的政治選擇。以日本的國力、科技和核燃料儲量之多,誠如一位日本高官所言,一年即可造出數百枚核彈,屆時美國也無從制止。
美國不希望釣魚島爭端激化而趨于失控,基點之一,就是立足于避免核沖突或者維護核不擴散體制的考量。質言之,中國也應該將上述因素納入考量之中,該因素的考量確是戰略性的。另外,中國如何才能真正崛起,這才是涉及大戰略的頂層設計,應該被置于所有考量之上。(薛理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