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2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羅宣言》宣示了盟國協同對日作戰的宗旨,承諾了處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即為針對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的一種警告性宣言。 |
追溯至70年前的1943年12月1日,英國、美國和中國三國共同發表《開羅宣言》。《開羅宣言》宣示了盟國協同對日作戰的宗旨,承諾了處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即為針對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的一種警告性宣言。該宣言明確規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東亞地區領土歸屬和戰后秩序,是戰后第一份官方聲明日本領土范圍的文件。
與中國共同簽署宣言的美、英兩國雖曾與日交戰,但因其并不是東亞地區國家,即不屬于直接利害關系國。《開羅宣言》反對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半島、責令日歸還掠奪領土,即朝鮮半島、中國和日本為核心利害關系國。1943年12月后,東亞地區可以說形成了“開羅體制”,充分證明了《開羅宣言》重要的國際影響力。而中國作為開羅會議的參與者,進入四大同盟國行列,以核心國家身份回歸東亞地區。
《開羅宣言》是構建東亞地區戰后秩序最有力的和平準則。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國聯合簽署的《波茨坦公告》繼承其方針,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挫敗了日本想繼續占有朝鮮半島和中國臺灣的圖謀。此外,《波茨坦公告》規定日本軍隊應完全解除武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同盟國最后通牒文件《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裕仁天皇在當天發表的《終戰詔書》中,回避日本挑起戰爭責任,反倒稱自己為受害者,只字不提“投降”,甚至連句致歉也沒有。“帝國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他國之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綜其種種表述,反省之意蕩然無存。日本方面認為,“大東亞戰爭”是救東亞地區于西洋帝國主義之侵略的解放戰爭。這是賊喊捉賊的行為,其厚顏無恥之心昭然若揭。日本和平憲法貫徹《波茨坦公告》精神,日本政府也在當時許諾履行《波茨坦公告》,但是如今的日本卻妄想再武裝。這充分彰顯其欲否認《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重蹈侵略覆轍的野心,也表現其回避歷史、不知反省的執拗。
屢出妄言、反復參拜,希望這樣的日本可以真正地改變,停下腳步,回過身體味一下《開羅宣言》的真正意義。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應以《開羅宣言》反對侵略、追求和平的精神為鏡,不要讓歷史的鐘擺蕩回戰前。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教授李完范,記者萬宇、陳尚文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