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7日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本政府完成了承認強征隨軍慰安婦并表示道歉的“河野談話”的檢證,韓國對相關結果作出強烈反應。 |
中新網6月26日電 日本政府完成了承認強征隨軍慰安婦并表示道歉的“河野談話”的檢證,韓國對相關結果作出強烈反應。日本《經濟新聞》26日刊文稱,2015年,日韓將迎來邦交正常化50周年,但兩國在歷史問題上分歧巨大,和解之路仍遙遙無期。
日本6月20日公布了檢證“河野談話”的總結報告后,韓國媒體不斷進行批評,“有必要對宣戰公告進行反擊”(韓國《民族日報》)。文章稱,目前在韓國,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以及市民團體,表現出清一色的反日情緒。
報告書詳細記述了在“河野談話”出臺過程中,日韓外交部門為調整用語而進行相互磋商情況。文章分析,如果相關調整給人造成不是基于客觀事實而是政治妥協產物的強烈印象的話,就很容易削弱韓國在慰安婦問題上對日本問責的依據。
韓國外交部有關人士對日本“只挑選日韓磋商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感到憤慨。韓國國內紛紛提出“公布我們自己手里的外交記錄(對日本)進行駁斥”、“抓緊收集強征慰安婦的證據”等意見。
文章指出,在韓國方面看來,安倍嘴里說著要繼承“河野談話”,卻強行展開檢證,其言行明顯前后矛盾。韓國政府人士表示,“去年年底在呼吁舉行首腦會談的同時,(安倍)卻參拜了靖國神社。今年說不定還會參拜,和這樣的首相又怎么談判呢?”。這體現出韓國對日本的不信任感已經達到頂峰。
“不信任感?這分明是我們想用的措辭”,安倍身邊的人士如此反駁。在日本方面看來,一直顧及韓國的想法,卻適得其反的正是兩國間的歷史問題。1995年成立的亞洲婦女基金會就是一個典型。由于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受到批判,當時的村山富市政府啟動了相關基金,接受日本國民的捐款并向原慰安婦等支付“補償金”。
日本的立場是法律上的賠償問題已經按照日韓邦交正常化時的協定最終解決。設立基金是日本在當時所能表達的最大誠意。但援助原慰安婦的韓國市民團體則認為“這并非賠償,這些錢只是在糊弄人”。日本雖然設立了基金,但整個工作并未取得充分成果就草草收場。
文章認為,這種不信任引發新一輪不信任的局面使日韓兩國已經深深陷入前所未有的迷途。
目前,韓國政府登記備案的慰安婦受害者共有237人,其中幸存者僅剩下54人。“分享之家”的圓行院長表示“為了讓受害者獲得日本有誠意的道歉與賠償,將借此機會更加努力地抗爭”。
文章指出,1990年至2000年,開始走向表面化的慰安婦問題,圍繞“道歉與賠償”而產生的對立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仍未能解決。韓國慰安婦支援團體要求日本“承認法律責任并進行賠償”。而日本政府則以“賠償等問題因1965年日韓邦交正常化時簽署的《日韓索賠權協定》而最終解決”為由,拒絕接受韓方的要求。
文章稱,對于日本來說,逐一清算殖民地時期的財產和索賠權非常困難。因此,在韓國獨立之際,日本對其實施了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也就是說通過簽署《日韓索賠權協定》,對戰后賠償問題進行了“全面清算”。這就是日本一直聲稱已從人道主義角度對慰安婦問題進行了應對的理由。
日韓存在以日本首相道歉、日本大使與前慰安婦會面及日本使用財政資金援助前慰安婦,這三點為核心的解決對策。野田佳彥政權2012年曾向韓國方面提出過上述想法。
就在日韓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第1次會議召開的4月16日,慰安婦援助團體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簡稱挺對協)在位于首爾的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門前舉行集會,并宣讀了 “不要拘泥于外交上的交易和成果!”的聲明,要求日本實施“法律賠償”。
文章總結,圍繞“如何迎接韓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議論越來越活躍。慰安婦問題的解決應該能成為日韓和解的象征。不過,該問題如果在解決過程中遇到失敗,則很可能加劇反日及反韓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