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13:24 來源:解放日報
日本14日舉行的眾議院選舉,首相安倍晉三率領的自民黨贏得半數以上議席,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合計議席超過眾議院475個議席的三分之二。大選結果強化了日本政壇“一強多弱”格局,為安倍打造長期政權奠定了基礎。 |
日本14日舉行的眾議院選舉,首相安倍晉三率領的自民黨贏得半數以上議席,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合計議席超過眾議院475個議席的三分之二。大選結果強化了日本政壇“一強多弱”格局,為安倍打造長期政權奠定了基礎。
這次選舉論戰主要圍繞如何處理消費稅和財政整頓、“安倍經濟學”的成敗題、核能政策、解禁集體自衛權等展開。在這些問題上,在野黨對自民黨的批判,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民黨政策的弊病所在,但為什么自民黨仍能取得多數議席?
“上流社會”的勝利
一方面,安倍突然宣布解散眾議院,讓在野黨措手不及,無力反擊;“安倍經濟學”雖遭重大挫折,但有相當部分群體特別是大企業主得利;日本民眾再次選擇自民黨,更多基于求穩傾向和“消極”選擇。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上流社會”(中上階層)的力量超過日本“下流社會”(中下階層),保守勢力強過革新勢力。
戰后日本經過高速增長,曾自詡出現了所謂“一億總中流”,也即成為中產階級占主流的社會。但隨著稅收制度向高收入者傾斜、泡沫經濟破滅、雇傭環境的惡化,日本貧富分化加劇,淪入“下流社會”的人數增加,“政(政治家)官(官僚)企(企業界)”勾結,把持政權的狀況進一步發展。這曾使日本社會以中下層為主的改革要求迅速增強。民主黨以這種要求為背景,提出“國民生活第一”、打破“政官企勾結”等激進口號,一舉奪取政權。但民主黨內部組成復雜,其口號破舊有余,立新不足,又在外交上提出排除美國的口號,結果在內外保守力量聯合壓制下,內部迅速分化,首任首相鳩山被迫下臺,其后兩任政府的政策急劇向自民黨靠攏。自民黨在安倍帶領下奪回了政權。海江田萬里任民主黨黨首后,雖然對民主黨政策做了一定程度的修復,但民主黨的大幅度搖擺和內部的四分五裂,使原有支持者的信任基本喪失。在這次選舉中,海江田萬里落選。
安倍更多代表了“上流社會”的利益,由于經歷了被“下流社會”政治代表奪取政權的變故,同時恰遇亞太地區秩序進入重要調整階段,安倍的保守色彩變得更加鮮明。其政策取向,使日本重新回到了戰后在美國支持下、經長期經營而形成的由日本保守力量主導的運行軌道上,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表現得更右。
如此觀之,安倍的勝利,是“上流社會”對“下流社會”的勝利,是保守勢力對革新勢力的勝利。通過這次勝利,安倍贏得的不僅是自民黨內部某一派別的支持,而是幾乎整個保守勢力的支持。這使安倍的社會基礎大于一般自民黨首相。
中下層希望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社會的矛盾仍然通過選舉頑強地顯示出來。此次選舉中,共產黨由原來的8席增加為21席,反映了中下層選民在民主黨衰落和動搖的情況下,希望能有新的替代力量制約和監督安倍政權。此外,此次選舉投票率創下新低,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日本選民對政治現狀的失望,以及對安倍政權的疑慮。
不過,目前日本政壇還難以形成足以承擔此任務的政黨。從目前情況看,日本政壇“一黨獨大”的局面可能長期維持,這對日本和東亞都未見得是吉兆。 (作者為上海交大日研中心主任 王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