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0日16: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7月16日至18日,應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邀請,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訪華。谷內此次訪問被媒體密切追蹤,主要有三大原因。 |
7月16日至18日,應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邀請,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訪華。
谷內此次訪問被媒體密切追蹤,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訪問時機敏感。谷內訪華正值安倍政府在眾議院強推安保法案之時。安保法是中國高度關注的問題,楊潔篪將新安保法定位為“二戰后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采取的前所未有的舉動”,向谷內明確表示中方疑慮,要求日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安倍即將發表戰后70周年講話,事關歷史問題,中國希望了解講話基調和內容。而據日媒報道,谷內訪問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向中國解釋日安保政策和安倍講話的主旨,希望獲得中國理解。訪問效果將對中日之間政治互信產生直接影響。
其二,溝通作用重要。中日首次舉行高級別政治對話,標志雙方交流的深化。中日交往曾遭受沉重打擊,自2012年野田政府不顧中國強烈反對、執意實施所謂釣魚島“國有化”后,中日之間多種交往機制一度中斷。經雙方努力,兩國各層級、各領域磋商對話逐漸恢復。此次高級別政治對話中,雙方共商中日關系發展,也就歷史問題、防衛政策、海上爭議、美國亞太政策等復雜問題進行了討論。
其三,谷內身份特殊。谷內是安倍重要幕僚,對安倍外交政策頗具影響,在中日關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安倍首次就任首相后訪華,谷內就是推動者之一。近年中日關系遇冷期間,谷內幾次來華,于去年11月與楊潔篪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系達成四點原則共識。正是在這四點原則共識的基礎上,中日關系實現轉暖,去年APEC會議期間和今年亞非峰會期間,中日領導人會面。谷內在京期間,雙方或討論安倍能否實現訪華、以何種形式訪華等問題。
李克強總理在會見谷內時表示,中日關系挑戰和機遇并存。中國總理將“挑戰”置于“機遇”之前,強調兩國關系中的敏感性、復雜性仍然突出。但同時,當前雙方都有改善關系的愿望。
安倍派遣谷內來華,促進兩國相互理解是積極之舉。但安倍必須重視中日關系中的幾個核心問題。首先,歷史問題長期困擾兩國關系發展,日方要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其次,矛盾難以在短期內解決,但日本應尊重對方的利益和關切,管控分歧,避免單方面行動造成問題惡化。最后,堅持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日方應嚴格遵守兩國所達成的“四點共識”。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挑戰和機遇并非一成不變,會根據形勢相互轉化。如何把中日關系中的問題變成好事,關鍵在安倍怎么做。(作者蘇曉暉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