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1日16:09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日在京共同發布“《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2016)》。 |
人民網北京5月31日電 (記者 常紅)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日在京共同發布“《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2016)》。藍皮書指出,2015年,日本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對“安倍經濟學”的質疑之聲日漸升高。安倍內閣在強推新安保法后,又推出“安倍經濟學”的“新三支箭”,盡管安倍內閣提出“一億總活躍”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但仍難消除民眾對日本政治、安全和社會經濟的不安心理。
2015年,中日關系保持回暖勢頭,呈現“低潮波動”特點,高層保持對話,各界交流逐步恢復。但兩國之間歷史認識、領土和東海海洋權益爭端等障礙依然存在,政治互信依然脆弱,改善關系的基礎仍不穩固。
展望2016年,日本內政外交將受到參議院選舉因素的直接驅動。安倍在東海、南海問題上保持華強硬姿態是大概率事件,同時,所面臨的恢復加強對華經濟合作的壓力也進一步上升。在全球經濟相互交融的形勢下,外部環境對各國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大。總體來看,低失業、低通脹、低增長將成為今后日本經濟的常態。
2016年安倍在東海、南海問題上將保持對華強硬姿態
藍皮書認為,2015年安倍內閣強推國會通過新安保法,日本安全防衛政策大幅突破“和平憲法”所限,實現了二戰后最大的一次蛻變,自衛隊出兵海外的門檻降低,海外動武的危險性上升。
2015年是日本戰敗投降70周年,歷史觀廣受質疑的安倍內閣為化解國際壓力,通過對外主動出擊,謀求平穩過關。中日關系延續轉圜勢頭,高層保持對話,各界交流恢復,但改善關系的基礎仍不穩固,障礙依然存在,兩國在地區、多邊領域的競爭與對立增加。日本高調介入南海、加強西南防衛,中日在多邊及第三方多個領域博弈加劇。
展望2016年,日本內政外交將受到參議院選舉因素的直接驅動。安倍在東海、南海問題上保持華強硬姿態是大概率事件,同時,所面臨的恢復加強對華經濟合作的壓力也進一步上升。中日務實合作空間廣闊,而能否順利開展合作,取決于兩國關系整體環境。兩國能否有效管控分歧,避開“雷區”、減少震蕩、推動關系企穩進而深化務實合作,對于中日關系后續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新安保法對中國周喧潛在影響不可忽視
藍皮書稱,新安保法的通過將對中國的周邊態勢造成巨大影響。
朝鮮半島方向,如何應對“朝鮮半島有事”,一直是日本安保政策的重要想定對象。當前,半島局勢潛藏不確定性,并可能引發震蕩局面。根據新安保法,如果朝鮮半島發生危機或爆發戰爭,日本可依法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為美軍或第三方提供后方支援甚至對美國、韓國等第三國行使集體自衛權。
臺海方向是美日同盟關注的重點方向。從日本國內法角度看,新安保法給日本軍事干預臺海局勢留下了解釋的操作空間,日方不僅可能為美軍提供所謂的“后方支援”,甚至可能通過擴大解釋的方式,對臺灣地區及臺海局勢實施一定的介入。
此外,新安保法大幅放寬了日本自衛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及聯合國框架以外的“國際聯合和平安全”行動的限制。這些行動雖并不直接針對中國周邊潛在熱點,但同樣可能產生重要的涉華影響:在美日同盟升級為“全球同盟”之后,日本自衛隊可能出現在世界更多熱點地區,包括戰略水道、資源生產國、重要地緣政治國家等地。而且,由于法律空間擴大,日本外派部隊的裝備水平、行動能力等均將可能大幅升級。在此情況下,中國的海外政治、經濟利益區,以及軍事力量活動區,均可能與日方力量活動區出現更多重疊或“交集”。這種重疊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處理這種交集?可能將是中日關系中出現的新問題。
未來和平主義思想在日本有從主流跌落之虞
藍皮書指出,日本各大機構對有關新安保法案輿論調查的結果顯示,支持安保法案的比例最低的時候也在25%左右。另外,從新安保法案提交國會審議到最后通過這段時間,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雖然下跌,但是最低時也保持了35%的支持率。
究其原因,首先是日本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提出的“正常國家”目標逐漸為國民所接受,反對新安保法運動中,部分參與者是反對法律的審議過程而非直接反對法律本身。其次,中國的崛起、朝鮮半島核問題、國際恐怖主義頻發等也為日本政府不斷渲染自身受到的威脅提供了借口,為新安保法案在“存亡危機事態”下派遣自衛隊提供了依據。最后,傳統紙媒對新安保法案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討論和報道,加上政府對電視臺等的操控,形成了有利于執政黨主張的輿論空間。在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盡管2015年反安保法斗爭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仍然不足以阻止新安保法案的通過。展望未來,日本和平主義思想仍將繼續存在,但有從日本社會的主流思潮逐漸跌落的可能。
低失業、低通脹、低增長將成日本經濟常態
藍皮書認為,在全球經濟相互交融的形勢下,外部環境對各國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全球經濟形勢是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復雜嚴峻的,IMF在2015年度四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率,從年初的預測3.8%下調到3.1%。今后仍存在一些風險:美國經濟復蘇勢頭相對穩定,但其進一步加息的頻率、幅度會對一些經濟體產生沖擊,給日本經濟帶來不確定性;歐洲經濟復蘇依然脆弱;中國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地緣政治風險會導致大宗商品及全球資本市場震蕩調整,日本企業向海外轉移生產也弱化了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
展望2016年,日本將會繼續推動國內結構改革,如將法人稅實際稅率從32.11%下調至29.97%(2018年度進一步下調到29.74%),這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增加投資機會,促進工礦業生產。出口的外部環境將有所改善,世界經濟增速會略好于2015年。另外,日本政府一再呼吁企業提高工資水平,以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就業狀況繼續向好,能源價格下跌給國內居民帶來實際收入增加的效果。
2017年4月安倍內閣是否如期提高消費稅稅率,將對2016、2017年度日本經濟產生直接而不同的影響。總體看,低失業、低通脹、低增長將成為今后日本經濟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