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東京8月20日電(劉戈)仍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影響著日本國民與醫院、體檢機構的關系。
一方面,人們在疫情之下都很擔心,希望自己不要被感染,有的人還特意到醫療機構做檢測。同時,費用是否自理,也影響著市民的檢測積極性。
另一方面,老齡化嚴重的日本,一年一度的體檢高峰原本出現于4-5月,但在今年的疫情面前卻“遇冷”。
今年的疫情著實打亂了市民前往醫院的心理節奏。
修改標準 導致咨詢電話激增
針對新冠肺炎的癥狀,日本厚生勞動省5月修改了判斷為疑似感染的標準。將原來的“連續4天發燒37.5度以上”改為如果感覺呼吸困難、強烈的倦怠感、高燒、持續發熱等癥狀,只要有其中一項,就建議民眾咨詢專業機構。由于癥狀存在個別差別,去掉了發燒等標準,改成了以“個體感受”為準。
作為具體的咨詢流程,市民先要撥打各地的公共衛生機構“保健所”的“回國者·接觸咨詢中心”熱線電話,然后再根據指導意見去具體的醫療機構。
上圖:東京某檢測機構的核酸檢測工作現場(出處:《朝日新聞》網站)
不過,隨著標準的放寬,咨詢數量猛增,“電話接不通”的抱怨聲此起彼伏,各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增加熱線數量加以對應。
如遇到需要檢測核酸的市民,保健所聯系的醫療機構會采集檢測樣本,地方衛生研究所負責具體的檢測,但這樣的檢測體制下,不少地方無法滿足居民的檢測需求。
經過調整,各地的醫師會與行政當局合作,設置了“地區外來·檢查中心”(通稱“PCR中心”),不少地方即使不通過保健所也能實施核酸檢查。
據《朝日新聞》報道,截止至7月29日,日本39個都道府縣的大城市設置了248處“核酸檢測中心”。一天的檢測數4月份最多僅有大約9000件,到8月5日時已經提升到了39723件。
費用是否自理 影響檢測積極性
在日本,接受公費檢查的規定為“醫師判斷需要檢測”,并非所有去咨詢疑似癥狀的人都能享受公費檢測。
比如,要去海外出差之際,需要檢測報告才能入境外國,這種情況就需要自費或單位負擔。
上圖:一市民在準備唾液檢測 (出處:《朝日新聞》網站)
埼玉縣三芳町一家診所的院長鹿野晃介紹說,自費檢測含稅費用為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60元),在連續幾天的300~400件檢測里,自費檢測比例占3成左右。
“公司里有確診的,但自己被排除在密切接觸者之外,但還是不放心”,擔心自己屬于無癥狀感染的人不少,只好自己掏腰包檢測。
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有癥狀的人檢測出陰性,沒有癥狀的人檢測結果卻是陽性,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鹿野晃院長表示,目前感染路徑不明朗,僅靠癥狀和接觸經歷來掌握是否有感染風險存在很大局限性,他建議日本需要擴大“行政檢測”也就是公費檢測的范圍。
體檢人數大幅下降
在疫情還在蔓延之下,日本的體檢機構正面臨著客人減少的現狀。
位于東京的圣路加國際醫院是日本最早開展體檢的機構之一。針對人們今年怕上醫院不接受體檢的現象,該院負責人熊倉泰久指出,因疫情耽誤了體檢,就失去了本可以早期發現疾病的機會。
上圖:一市民在東京高級體檢機構打點滴 (出處:《朝日新聞》網站)
熊倉認為,目前,整個社會都把防控疫情放在了優先位置,但體檢也不可以荒廢,至少可以把一年檢查一次的頻率改成兩年一次。
熊倉同時建議,容易因感染引發重癥的老年人以及罹患頑疾的人,在疫情流行的過程最好不要接受體檢,改為向熟悉的醫生咨詢。
本來,4~5月是不少日本企業體檢的高峰時期,但自從日本4月發布了“緊急事態宣言”后,推遲體檢幾乎成了常態。日本國立癌研究中心的社會與健康研究中心室長高橋宏和透露,根據一項問卷調查的結果得知,今年高峰期的體檢數量減少了5~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