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2日16:25 來源:新民晚報
前不久,在寶山區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的系列紀念活動上,隨著雄壯的《淞滬戰歌》響起,從“八一三”淞滬抗戰開始抗戰生涯的88歲老人謝天佑不禁老淚縱橫,76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出現在眼前。他的身上,至今還有當年作戰遺留的彈片。 |
前不久,在寶山區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的系列紀念活動上,隨著雄壯的《淞滬戰歌》響起,從“八一三”淞滬抗戰開始抗戰生涯的88歲老人謝天佑不禁老淚縱橫,76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出現在眼前。他的身上,至今還有當年作戰遺留的彈片。
謝天佑的女兒悄悄告訴記者,這是父親第一次以老兵身份在公開場合接受人們的敬意。雖然由于曾經參加過國民黨軍隊,大多數老兵都遭受到一些沖擊,但是當天參加活動的幾位老兵沒有一個人說過一句抱怨的話,對目前的處境只字不提。
《淞滬戰歌》重見天日
“機掩吳淞月,炮掀黃浦波。發揚我民族英威,掃蕩敵人侵略的罪惡!
半夜火光中,那悲憤的殺聲,正是我將士在沖鋒肉搏!
一寸血肉,一寸山河!
怎悲壯。
光芒的歷史,千萬劫,也難磨!”
唱著激動人心的戰歌,謝天佑仿佛又回到了那烽火連天的歲月,禁不住老淚縱橫。
去年6月,淞滬抗戰紀念館工作人員在貴陽采訪抗戰老兵時,意外獲悉淞滬抗戰時在寶山地區傳唱、激勵吳淞口張華浜陣地參戰的黔軍將士但之后失傳的《淞滬戰歌》信息,找到了作曲者的后裔黃崗。在83歲高齡的黃崗老人的幫助下,這首歌重見天日。淞滬紀念館又將此曲配以“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慘烈的戰爭場面,以及用先烈熱血換來的當今和平年代等視頻畫面,制作成MV,今后將在紀念館內長期播放。
放牛娃去抗日
“在來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之前,我沒想到自己會一下那么激動,看到以前的老照片和東西,聽到當年的歌,忍不住眼淚就要流出來了。”謝天佑和另兩位老兵——92歲的曾憲高和97歲的袁汝生對于紀念館里所陳列的一切都是那么親切。
那一年,謝天佑只有12歲,當時的名字是謝世友。
由于家里窮,謝世友從小就在外婆家放牛。后來又在鄰居的介紹下,到了一家地主家放牛,“當時工資是半年7.5元。”后來,“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地主一家都逃難去了,謝世友就去當了兵,加入了湘軍第128師767團。
“我年齡小,人靈活,跑得又快,所以讓我擔任通信員。”謝爺爺說。
“當時我們部隊在南橋那一仗打得太慘,和日本鬼子打了7天7夜,弟兄們死傷無數。日本鬼子的武器比我們的好,飛機是意大利進口的,許多人都是被飛機炸死的。但日本人也吃了苦頭,他們從金山上來,我們與他們展開肉搏戰,拼刺刀。我們用的是馬刀,劈向日本鬼子,連槍帶人都劈斷。部隊里的苗族士兵打起來尤其不要命,日本人死了很多。那一仗,我們有4000多名士兵陣亡,受傷的也有4000多人。”說起那段刀光血影的日子,謝爺爺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