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08:27 來源:錢江晚報
踏上日本國土,乍看一眼,除了環境分外整潔與安靜外,與國內差別不大。不過,深層地觀察日本社會,就能發現很多的“不同”,這其中令人感觸的是日本的“老齡化”問題。 |
踏上日本國土,乍看一眼,除了環境分外整潔與安靜外,與國內差別不大。不過,深層地觀察日本社會,就能發現很多的“不同”,這其中令人感觸的是日本的“老齡化”問題。
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
占人口總數的1/4
從統計的角度看,日本的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占到了總人口的23.1%(2010年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字),中國在2011年時是9.1%,從數字上看,日本不僅老齡人人口比例高,數目也應該在3000萬以上,不是小數。
如果去日本家庭或者養老院看看的話,更能覺察出老齡化程度的嚴重。日本媒體總說過去的20年是“失落的20年”,安倍晉三首相有意力挽狂瀾,讓日本重現青春活力,但一個老齡化的社會,缺失了創新智慧。日本民眾不看好安倍經濟政策,企業不肯在日本投資,說“安倍經濟學”很難獲得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社會的老齡化。
日本的老齡化問題很嚴重,但日本克服老齡化帶來的困難,盡量將老齡化轉變為“老人力”則值得我們借鑒。
即使日本福利制度做得不錯
老齡依舊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前不久去看望了一位媒體的老前輩富岡先生。他是一家大報的子刊總編。三十多年前認識他的時候,他還在報社當經濟部長,五十歲出頭,聆聽他的教誨,感覺是“個性倜儻有大志”的人。后來他去創刊了一家新聞周刊,我再去見他時,在編輯部半天沒有找到他人,走到總編部角落的一個辦公桌那里,見富岡正埋頭讀書,辦公桌如書的城堡,他就埋在那里苦讀。
現在再去看富岡先生時,他已經不太能認出我了。5年前因為中度腦溢血讓富岡先生從此不會說話,而且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自從腦溢血后,夫人賣掉了東京郊區的獨棟小樓,在離女兒家不遠的地方買下了一套八十多平方米的公寓,帶著富岡住到了這里。每天需要有人來為他洗澡、換藥等等。
好在有各種商業保險,日本國家對75歲以上的老人有各種醫療費用的減免制度,對殘疾人有很多經濟補助措施。如每月給一定數量的出租車券,去醫院看病的時候,至少每周能有一次免費的乘坐出租的資格。
即便如此,家庭也還要為富岡先生支出30萬日元(約2萬人民幣)以上的費用。單純靠退休金是不夠的,還需要用上過去的積蓄,兒女的幫助。日本的福利已經算是做得很不錯了,但依舊讓家庭感到負擔十分的沉重。
一旦出現病人,家屬心理壓力之大也超乎想象。在日本能夠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養老院并不容易,很多醫院最長只能收留病人3周,等什么地方都不肯接受富岡先生后,夫人只能在家看護丈夫。
60到75歲的老年人做志愿者
為比他們更老的人服務
在日本看到的更多的是健康的老人。
去善鄰協會開會的時候,特別感受到了這點。二戰結束后,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相繼把一些改造后的戰犯放回了日本,這些戰犯感謝中國不殺之恩,在日本組織了善鄰協會,專門主張與中國友好。去那里開會的時候,走進會議室,很多貌似與我年齡相仿的,問一下才知道人家早就過了六十。
在中國發生的事是這些會員議論的主要內容。從提問看,知道他們做足了功課,到這里是要來討論問題的,感覺不出他們已經是老人。
在老年大學教書的村田忠喜教授說,日本老人退休后學文學、練鋼琴的現象非常普遍。
從60歲退休到步入被日本稱之為“后期高齡者”的75歲,至少有15年時間。很多日本人在這15年內依舊精力充沛,在社會上做著各種工作。我看到很多60到75歲之前的老年人組成了志愿者,為比他們更老的人服務。每次服務能拿到一張能在當地消費的獎勵劵。他們定期地在街道上找個酒館,消費這些獎勵券,也交流志愿者心得,一點看不出他們老了。
按《2013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給出的數字,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83歲,中國是76歲,日本比中國多出了7年。老年人的健康不僅意味著生活質量好,也能為社會接著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