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08:05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東經125度30分,一個大多數中國人并不熟悉的海事概念。然而在東海對岸的日本,它卻是不少人心中日中“平分東海”的重要分界線。 |
美國身影總在東海隱現
日本對中國設防空識別區的反應和對所謂“東海中間線”的堅持與今年年初日本方面炒作中國海軍“火控雷達照射”是一樣道理。中國軍事專家張軍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政府再三制造事端的如意算盤有兩個:一是博取美國人的同情,拖美國人下水,以便“扯虎皮做大旗”;二是為日本下一步修改憲法,擴充軍隊,解禁“集體自衛權”制造戰略借口,促使美國對日本在政治和軍事上實施“松綁”。
事實上,在中日“東海中間線”、釣魚島和防空識別區等問題上的爭執,背后總隱現美國的身影。日本拓殖大學政經學教授朱炎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 “一直壓著日本”,既給它制定和平憲法,又在它那里駐軍,如果日本要體現獨立的話,就要突破上述限制。日本不敢動美國,不可能在外交上擺脫美國的控制,所以只能在外交上表示至少不受中國控制。以前在外交上只要中國強硬,日本往往會退步,給老百姓一個感覺,好像對中國強硬不起來。而現在,“我就要反著來,跟中國對著干,以此體現我的獨立、自主”。
朱炎教授說:“美國認為日本是它的盟友,可又不完全放心。它對日本說:你是我的朋友,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對中國呢,美國又強調它對日本不放心,所以讓中日兩國都覺得美國跟自己親近。現在雖然是單極,美國的力量受到很大約束,需要日本幫它分擔一些責任。也就是說,美國希望日本在它打仗時做一些后方支援,它不愿意看到中國崛起,需要一個抑制中國發展的國家,于是就全力推日本對抗中國。”
一直從事促進日中關系改善工作的東京知名人士佐佐木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中日爭端其實是“美國有意制造的”:“美國不希望日本和中國走得太接近。如果回顧歷史就會發現,前幾年中國漁船到釣魚島海域沒什么問題,可美國官員卻給日本親美的國土資源省的人打電話,于是日本變得積極起來,驅趕中國漁民。”
連番事態已經引起日本一些人士對中日會否在所謂“東海中間線”擦槍走火的擔憂。川中敬一向記者表示:“就算中日之間的政治和輿論戰升溫,但大局絕對不能惡化,不測事件一定不能發生。”這名資深學者說,“鄰邦之間嚴重摩擦與對立會發生,但必須相互合作與發展。”他特別強調:“鄰居的不和會被有野心的人鉆空子。”
與日本政府關系密切的川中敬一透露,為防止意外發生,日本海保廳很愿意與中國新成立的海警“積極交往”。川中敬一甚至對“東海中間線”問題的解決抱樂觀態度:“10至15年可以解決”。川中敬一認為,中日應進一步了解雙方的分歧,認識到對方的價值,將正式和私下的渠道全部開通,建立共同機構并積極交往,進而影響雙方更高層級官員的決策與來往。(邱永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