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9日16:5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價值,要看以什么為評價標準。我想,我和日本的緣分可能到死都不會斷吧。” |
本期人物:
趙海成,男,北京人。1982年從對外經貿大學畢業后,就職于北京海關。1985年赴日留學,進入日本大學藝術學部進修研究生課程。1985年,與友人合作創立《留學生新聞》并擔任主編。10年后,進入大富公司,負責中央電視臺節目在日本的落地宣傳工作。2年之后,協助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紀錄片《絲綢之路》。之后,趙海成拿起相機和筆,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參與了很多中日交流活動。
趙海成
采訪實錄:
趙海成是一位資深的新聞人,從他與友人合作創立《留學生新聞》至今已經過去近30年時間,現在我還經常能在一些中日交流活動中看到他拿著相機拍照的身影。日前,我就留學這個話題對他進行了采訪。
記者:您是什么時候去日本留學的?當時中日兩國間的交流處于一種什么狀態?
趙海成:1982年,我從對外經貿大學畢業,之后被分配到北京海關工作。從一線干起,到1985年離開海關的時候,我已經是機場海關辦公室副主任了。即便在別人看來前程似錦,我還是辦理了停薪留職,決定赴日留學。1985年,我踏上了日本的土地,成為了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的一名研究生。那時候,國人很少有機會出國留學,對日本也抱有憧憬,覺得日本什么都好。因為那時的日本電器、日本產品看起來都是那么新鮮有趣……
■與日本緣結孩提時
記者:您與日本的“緣分”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趙海成:1985年,中國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了。國家希望中國青年到國外多學東西,把先進技術帶回國內。其實,我和日本的淵源要從兒時談起。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班里來了兩個日本專家的孩子,我經常和他們在一起玩。他們手里的日本小照相機、收音機、轉筆刀﹑兒童畫報等等,在那時的中國孩子看來特別新奇有趣。在我兒時的印象里,日本這個國家生產的東西就是“好玩”的代名詞。自那時起,我就對日本產生了興趣,并慢慢接觸了一些日本文化,還跟相識的日本人學習了一點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