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10:26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上任一年專注于治理經濟的安倍終于露出民族主義的牙齒”,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8日如此評論安倍。 |
“上任一年專注于治理經濟的安倍終于露出民族主義的牙齒”,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8日如此評論安倍。在一些西方媒體的報道中,日本的這種轉變是“咄咄逼人的中國”導致的。《紐約時報》稱,日本從戰后和平主義的立場邁出了一步,主要原因是在東海面臨中國的競爭。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稱,日本新安全戰略相當于宣告日本防御姿態的強硬,時逢中國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日本這一舉動顯然是及時的。
但《日本經濟新聞》18日報道稱,早在20年前日本的防衛官員就盯上了中國。報道稱,1994年,日本防衛問題懇談會首次對防衛大綱進行重大調整,轉向應對核開發走向表面化的朝鮮,而當時就有自衛隊官員表示“真正應該警惕的是中國”。20年前,中國無論在軍事還是經濟上都稱不上大國。不過當時日本防衛廳的相關人士表示,“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必將進軍太平洋。如果在此之前日本的防衛能力出現衰落,將被中國抓住弱點”。但當時宣揚“中國威脅論”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不被認可,最后不得不挑出“朝鮮威脅論”這個不得已的辦法。
“為什么爆發太平洋戰爭是可能的?”美國《時代》周刊則把中國和日本之間危機的根源追得更遠。該雜志文章稱,中日正在發生著一場危險的外交危機。從表面上看,兩國是關于太平洋上一些無人居住島嶼的爭端,但是從深層次來看,這件事卻可以追溯到75年前,包括戰爭、殘忍的屠殺、強奸和歷史反思。
巴基斯坦《黎明報》19日稱,安倍究竟是危險的軍國主義者還是現代改革者?安倍的批評者稱,安倍不知悔改的右翼民族主義主張已經把東亞局勢推到懸崖邊上。報道認為,由于第一次做首相時的慘痛經歷,安倍在這一任期內似乎決意保持一個謹慎的態度以堅持到2015年,避免重復過去的錯誤。但是對一個觀點強大的人而言,這種克制好像不太自然,也很有可能不可持續。
事實上,“安倍經濟學”的熱度已經被“安倍軍事學”所取代。《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安倍身邊的人士表示,“今年是經濟年,2014年將成為安保年”。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9日參加朝日電視臺衛視節目時表示,“我認為,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把日本變為‘普通國家’。”菅義偉稱,為保護國民有必要解禁集體自衛權。(李珍 孫微 青木 馬晴燕 陳一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