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5日15:21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在談到侵華日本老兵時,方軍表示整個日本對于戰爭的看法可能會分成幾部分,但是親歷過戰爭的人都厭惡戰爭,包括日本的前首相田中角榮、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 |
本期人物:
方軍,1954年生,北京人。18歲參軍,1980年起在北京朝陽職工大學日語系學習,1984年起在日本讀賣新聞北京分社工作,后在日本國駐華大使館領事部工作。1991年赴日留學后,1997 年回國,出版《我認識的鬼子兵》一書,獲得由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國圖書獎、優秀圖書獎。曾經出版圖書《最后一批人》、《戰爭最后的證言者》、《最后一次集 結》、《浙江永康-最后的抗戰老兵》、《最后的軍統老兵》等書。 方軍現為中國作家協會的作家,其所有文章都以報告文學的方式,通過采訪親歷抗戰老兵撰寫 而成。
采訪實錄:
我認識作家方軍到今年正好十年了。由于他曾經在留學日本期間采訪過多名原侵華日軍老兵,并回國出版《我認識的鬼子兵》一書,之后又一直堅持自費采訪那些經歷過戰爭的日本老兵、八路軍新四軍老兵、抗聯戰士等,所以我們日本頻道也多次邀請方軍來到人民網,在中日論壇與網友交流互動,另外還請他在日本頻道開辟專欄介紹其采訪的“最后一批人”。每次與他見面,談起他的采訪經歷以及他筆下的“最后一批人”,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題。采訪和寫作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即便現在也是。而他的創作之路就是從留學日本開始的。
方軍著作《我認識的鬼子兵》。
■放棄鐵飯碗自費去日本留學
記者:您當時為什么決定去日本留學?
方軍:因為之前曾經在讀賣新聞社中國總局,以及領事館工作的原因,接觸了很多赴日留學生,自己也萌生了去日本看看的想法,所以當時雖然已經37歲,但還是決定了出國留學。讀賣新聞社時任社長給我寫了一封推薦信,并且之前在領事部工作過,出國手續的辦理也十分順利。1991年去日本留學時,其實也只是想去看看,沒有什么特別明確的目的。到日本后,先是在日本語學校呆了半年,后來轉到札幌學院大學學習,1997年2月回國,F在覺得,去日本留學最大的益處,是學會了一門外語,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并寫出了《我認識的鬼子兵》 這部作品,算是對抗戰史的一個貢獻。
記者:請您談談在日本的經歷。
方軍:日本的大學主要為25歲以下的人提供獎學金,因此,我當時去日本留學主要是靠打工為生,例如在餐館、建筑工地打工等。赴日留學使我的思想更加活躍,休息時我主要去日本的圖書館看書、學習。我在圖書館里度過了自己最無聊、最寂寞的時光。圖書館里館藏豐富,除了大量的書籍,還有很多錄像帶、音樂等內容。在圖書館,我曾經看到過一套名為《一億人的昭和史》、介紹日本歷史的書,共32本。通過看這本書,我大致了解了日本人的歷史,雖然內容是為日本人利益服務的,但我還是比較感興趣。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日本社會的?
方軍:生活在日本,你會發現這個國家被治理的井井有條,它的一切政治制度包括選舉制度都是在1945年之后形成的。日本社會很民主,反腐力度強大,比如說,原首相田中角榮因貪污5億日元被判刑。讀賣新聞社長曾用中文親口跟我說,小泉純一郎回家不敢開公車,菅直人買不起房子,當國會議員很多年,但是錢主要用來競選。這些說明日本社會比較民主。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電視上幾乎每天都播出國會議員的辯論鏡頭。
另一方面,因為工作緣故接觸日本人的機會比較多,我覺得日本人十分親切。
在日本生活將近7年,感覺日本社會比較民主,社會保障制度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健全,人人都能看得起病。另外,稅制公平,貧富差距較小。
作家方軍做客中日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