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13:25 來源:北京商報
日系家電,昔日產業霸主,曾一度與全球最高端、最優秀家電產品畫等號,然而卻在過去的數年間迅速下滑。 |
日系家電,昔日產業霸主,曾一度與全球最高端、最優秀家電產品畫等號,然而卻在過去的數年間迅速下滑。索尼、松下、夏普等日系家電巨頭,近年來無一不陷入巨額虧損泥潭。而日本家電企業在不斷降低家電業務比重的同時,也多次否認將放棄家電業務,這也使得日系企業未來在家電方面何去何從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強調不會退出家電市場
“家電產業是松下的DNA,因此松下不可能放棄,也不可能弱化家電產業!”日前松下電器在華事業35周年慶典上,日本松下電器株式會社社長津賀一宏再次強調家電業務的重要性。
幾乎同一時間,在面對媒體報道稱索尼要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時,索尼中國方面堅定地表示,“目前,中國與美國、日本一道躋身于索尼全球三大市場之列。從設計研發、市場、銷售到服務,索尼在各業務環節上正不斷強化在華運營水平,確保和增強中國作為重要增長和利潤貢獻市場的戰略地位”。
索尼還強調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索尼消費電子業務在中國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其中4K電視、高解析度音頻等產品都有出色表現。
而來自日本的夏普,早在今年8月舉辦的健康家電體驗活動中,不僅推出了全新的空氣凈化器產品,同時也推出了原裝進口冰箱、洗衣機、原汁機、吹風機等眾多白電、小家電產品。夏普中國方面相關負責人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夏普在中國市場上不僅不會退出家電市場,相反還要大力發展,今年將有眾多白電產品登陸中國市場。
對于日本家電企業紛紛表示不會退出中國家電市場的這一解釋,業內網站口碑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張金寧認為,主要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對于日本家電企業來說,現階段中國市場是其主要銷售市場之一。而索尼、松下、夏普等企業在過去幾年,卻陷入巨額虧損,這些企業需要時間來進行調整,一旦因為退出市場引發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擔憂,這些家電企業可能來不及轉型就會陷入更大的困境。
家電業務比重不斷下調
在遭遇連續巨額虧損后,日本家電企業在今年二季度迎來集體好轉。據索尼、松下、夏普此前發布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今年4-6月,松下銷售收入為18523億日元,營業利潤823億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和28%,實現凈利潤379億日元,同比增長35%。索尼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8%,為18099億日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57.3%至268億日元。夏普公司實現收入6197億日元,同比增長1.9%。
相比過去幾年日本家電企業業績來看,今年二季度是松下2013財年扭虧后首次實現收入和利潤雙增長,索尼公司的家電業務結束了連續虧損的狀態并實現首次盈利。
在業內專家看來,日系家電企業此前虧損主要就是因為家電業務的衰退,其原因除了市場需求疲軟之外,中國、韓國家電企業的沖擊也是主要因素。而二季度的營收,則得利于削減或者剝離家電業務,提升其他業務比重。
津賀一宏日前也表示,目前松下已經改變了以前單純家電制造企業的形象,形成了以家電、住宅、汽車、B2B解決方案、元器件五大事業領域。家電只是其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占據上一財年集團總收入的23%以上。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也表示,松下接下來的精力將集中在汽車電池、車載娛樂系統、汽車安全設備等領域,家電業務不會是其未來發展的重心。
索尼家電業務占整個集團營收比例也不足30%。據了解,索尼也早已將自己的業務延伸至產業鏈的上下游,包括內容制作,移動、影像、游戲將成為其業務的核心領域。
夏普則是在海外不斷尋求合作伙伴。據了解,在美國市場,夏普與美國零售巨頭百思買達成了協議,將向百思買提供外部委托代工生產的夏普品牌液晶電視機。在中國市場,夏普與聯想集團共同研發液晶電視。在歐洲市場,據此前消息披露,夏普電視機的生產銷售將由臺灣地區冠捷科技接手,白色家電業務由土耳其家電巨頭偉視達公司生產及銷售。同時在夏普發布的2013-2015年的中期經營計劃中,健康醫療、機器人、智能住宅汽車、水和空氣安心工程以及教育領域成為新確定的發展領域,家電業務并沒有被提及。
除了三巨頭,另一日本家電大佬東芝繼去年底宣布關閉其位于中國大連的液晶電視工廠后,如今又將全球24家電視銷售公司削減了一半至12家。對于大連工廠空置的廠房和土地,東芝表示將考慮用做醫療器械和工業電機等產品的生產基地。
日系家電業務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近年來索尼、松下、夏普等企業家電業務不斷虧損,相繼做出裁員、出售業務、企業架構重組等舉措后,業內對于日本家電企業將逐漸剝離、放棄家電業務的言論便不絕于耳。
而拋棄家電業務也并不一定就是壞事。日本日立企業便受益于早早地剝離電視業務,從而實現了華麗的重生。
據日立往年財報披露,日立2007年凈虧損581億日元,2008年凈虧損7880億日元,2009年凈虧損1069億日元。隨后,日立采取了裁員、出售部分負資產、縮減等多項調整,最終于2012年8月結束了有著56年歷史的電視制造業務,將制造業務委托給中國的工廠生產,但保留“日立電視機”品牌,2013財年,日立凈利潤2649.8億日元。
談及日本家電企業,業內普遍認為,日系家電企業已經陷入“平庸、昂貴”狀態。在家電分析師梁振鵬看來,從產品溢價方面來看,日本產品比不上美國,而中國有著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韓國則是不斷地通過產品升級換代來提升產品品質,日本家電已經喪失了競爭力。
而在家電智能化方面,國內企業也走在了日本家電的前面。洪仕斌指出,在日本家電企業不斷強調硬件技術如彩電的4K、OLED時,國內彩電企業卻在發力智能化應用,這種貼近消費者的智能化服務、應用,也為中國家電企業超越日企提供了機會。
在業內專家看來,日本家電企業要做的應該是慢慢收縮家電業務戰線,轉型其他產業。家電作為一個全球化的行業,中韓家電企業的崛起早已勢不可擋,一個依靠龐大的市場,另一個依靠全產業鏈布局,日本家電目前惟一的競爭力在于品牌和產品工藝技術,而這些中韓企業正在逐漸追趕和超越。如何在家電業務完全被沖垮前轉型企業優勢業務,將是日本家電企業今后發展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