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02日13:2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這幾天,日本政壇朝野雙方正上演著一場激烈的“安保法案攻防戰”,朝野雙方互相攻訐,互不相讓,一方是執政黨自民黨,另一方是以民主黨為首的各個在野黨,攻防戰的目標只有一個——是否在本屆國會會期之內通過涉及到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相關安保法案。 |
這幾天,日本政壇朝野雙方正上演著一場激烈的“安保法案攻防戰”,朝野雙方互相攻訐,互不相讓,一方是執政黨自民黨,另一方是以民主黨為首的各個在野黨,攻防戰的目標只有一個——是否在本屆國會會期之內通過涉及到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相關安保法案。當然,對于安倍領導的執政黨自民黨來說,目前最迫切的愿望是一舉通過安保相關法案,以便今后能夠順利行使集體自衛權,為日本成為“軍事大國”做好必要的國內法律鋪墊;而對于在野黨來說,阻止安倍內閣“安保暴走”的唯一可行辦法就是在國會極力遲滯安保法案的通過。圍繞著安保法案,朝野各派勢力在進行激烈博弈。而目前,安倍為了使安保法案能夠通過,更不惜“祭出”了大幅延長國會會期這面“大旗”——盡管這一招廣受詬病,但這已是安倍的最后“一招”了。
不過,日本朝野政黨如何激烈爭斗姑且不論,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輿論更為關注的是,究竟安倍的“安保法案”之路到底會有什么結局?到底會走向何方?因為,這是一個關系著日本今后若干年戰略走向的至關重要的大問題。
這里,請允許筆者對此做幾種可能性的推測。
第一種結局:對于安倍而言,最理想的結局是安保法案最終在九月底國會會期結束之前順利獲得通過,而且在野黨的集體“杯葛”也沒能起到效果,安倍最終實現了其“夢寐已求”的愿望——可以順利行使集體自衛權、日本“擴軍備戰”之步伐可以正式“啟動”了。這種結局,對于日本朝野政黨以及包括亞太地區在內的國際社會來說,是“悲喜兩重天”。對于安倍本人來說,那自然是一項可以“大書特書”的“千古政績”,今后他可以不用愧對外祖父岸信介對他的期許,他也可以成為一名“鐵腕首相”;但對于日本在野黨乃至全體日本普通民眾以及整個國際社會來說,卻是一件潛藏著異常“危險”的事情——從此之后,日本將很可能不再是一個保持“不戰之力”的國家了,日本要準備大幅度開動起“軍事機器”,緊隨美國,出現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可以出現的“角落”。這對于在野黨來說,襯托出在野黨的“力量虛弱”,而對于全體日本普通民眾而言,意味著今后其子孫很有可能被“征召走上戰場”,甚至出現“流血傷亡”。更為嚴重的是,對于整個國際社會來說,日本這個不曾徹底懺悔二戰侵略歷史、且仍在不斷美化篡改侵略歷史的國家,又會成為一個令人頭痛的“夢魘”。
第二種結局:朝野政黨以及各派政治勢力,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甚至不排除可能涉及到內部交易,終在雙方互相有所讓步的情況下,勉強通過了安保法案。也即,在野黨提出一些限制安保法案的條款,以阻止今后可以大幅自由行使集體自衛權,以起到在野黨(特別是民主黨,要扮演最大的在野黨的角色,就須展示威力)“在野”但不“邊緣”的作用;而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內也有少部分人對大幅行使集體自衛權持保守觀點,另外執政聯盟黨——公明黨,也對大幅快速行使集體自衛權持有另外一些看法,為了保證自民黨以及執政聯盟的凝聚力,也為了不給輿論留下“霸道與獨裁”的負面印象,安倍在充分權衡各方利益后,對安保法案部分條款作出象征性的修改,一方面可以獲得在野黨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安撫自民黨內部分人士及盟友公明黨,達到聚集安倍陣營的人氣與力量的目的。這種結局,是一種朝野政黨以及各派政治勢力相互妥協的結果。既然是“妥協”,那么對于各方來說,就是一種“將就”,盡管不是最理想結局,但這種結局,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在必要時對安倍的“安保暴走”起到一種“剎車”效果,因為安保法案是在包含了限制大幅自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前提下才通過的,為了證明在野黨的“力量存在”,以民主黨為首的在野黨會在今后的行使集體自衛權行動中,盡力拖延與牽制安倍,當是可以預見的。這種“拖延”與“牽制”,客觀上對日本普通民眾有利,客觀上制約著日本加速成為“軍事大國”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