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長作(右二)和黑龍江技術人員交流水稻種植技術。新華社資料片
我國最北面的黑龍江省,已連續多年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位列全國第一。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上世紀80年代,我在哈爾濱工作,搭伙在省委機關食堂,一日三餐粗糧為主,能吃到饅頭就是改善伙食了,大米飯鮮見供應。成家后有了“購糧本”,才知市民每人每月供給大米3斤。后來,黑龍江大米產量怎么會多起來的呢?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多的呢?這要從一個名叫藤原長作的日本農民說起……
1980年6月20日是個尋常日子。但黑龍江的稻農們不會忘記這一天——他們傳統粗放的水稻種植方法被顛覆就是從這天開始的,黑龍江大米聞名和行銷全國也由此起步。
然而它的發生,是那么的偶然。
這天早晨,一輛客車從黑龍江方正縣城出發,車上坐著20多個日本人,藤原長作是其中之一。
車出縣城,公路兩邊出現了連片的稻田,秧苗剛剛露出水面,一片嫩綠。藤原長作的眼光被緊緊地吸引住了,他仔細觀察著秧苗,陷入了沉思。掃完墓,從歷史回到現實之中。他問陪同的方正縣干部:“你們這里水稻畝產多少公斤?”回答是“二百來公斤”。“太少了!”藤原先生直言道:“我看你們稻田里的秧苗太密了,這樣根系不發達,陽光也照不透,肯定影響產量。”他還說:“我的家鄉日本巖手縣和你們這里的自然條件相差不多,我經過多年實踐和摸索,采用了旱育稀植的方法,效果很好,一般畝產可達到四五百公斤。”
方正縣種水稻有年頭了,一直沿用的種法是直接向田里撒籽和密植。而稀植、苗少,能提高產量嗎?翻看掃墓團的名冊,知道這個老者是個農民,但不知曉的是,他有日本天皇授予的“水稻王”的“頭銜”。
藤原先生看出當地干部的疑慮,想了想,很認真地說:“如果允許的話,我愿意到你們這里來推廣水稻旱育稀植的技術。”
縣里領導感到很突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1980年,一個外國人要到中國來工作是件很稀罕的事。然而當弄清了藤原長作“水稻王”的身份后,他們便積極向上請示。正在興起改革開放熱潮的中國,新風已徐徐而來,國家有關部門很快批準了方正縣的請求。
1981年谷雨前兩天,藤原長作來到方正。那年他70歲。他宣布不住縣里賓館,就住到農民家。給一塊水田,配幾個助手就行。“豐收了全歸村民,欠產了全由我賠付。”
老頭倔犟,說話算數。他被安排到德善鄉富余村,借宿在比他小兩歲的杜印武家。村里劃出一塊27.4畝的水田供他“試驗”。
第二天他就下地修整苗床了。他在旱地育秧,到了節氣把秧苗插到水田里。秧苗插得很稀,行距9厘米,株距4厘米。插完秧一望,一片黑色,秧苗遮不住土壤。
而四周,農民用傳統“漫撒籽”方法播種的稻田里,小苗已露出水面,密密匝匝地一片翠綠,煞是好看。
兩相一比較,說啥的都有了:“日本老頭那玩意兒逗人玩呢!”“稀不楞登幾棵苗,能打多少糧?”藤原先生聽了,笑而不語。
20多天后,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藤原植下的秧苗開始分蘗了,寬敞的空間,充分的光照,使得一棵秧苗分出的蘗多達三十幾株,像扇子一樣歡歡實實地展開,然后扎扎實實地往上長,一天一個樣,一棵棵都長得好壯實,瞅著叫人好不喜歡。
可看周圍農民的田里,苗密,分蘗少,瘦瘦弱弱地擠在一塊,一點也不壯實。
到秋收后一過秤,藤原先生的試驗田畝產347.5公斤,村里農民種的平均畝產只有72公斤。其他村畝產最高的也就160多公斤。
人們驚訝了!
藤原先生說:日本北方和中國北方一樣,是寒地水稻,地溫低,灌溉用的地下水也很涼,用稀植的方法能充分利用陽光,提高地溫,也能改善通風條件,有利水稻生長和成熟,對倒春寒和入秋早霜災害的抵御能力也比較強。再說旱育稀植靠的是增加分蘗,這樣既能提高產量,還能節省種子,降低成本。
然而,傳統的習慣要轉變并不容易。不少農民看是看了,但并不急于效仿。
藤原長作理解這一點。1982年初春,他又來了。在縣科委和農委的協助下,試驗擴大到了7個鄉的25個村,面積達到4556畝。藤原先生想讓方正農民在更大的范圍內認識“旱育稀植”技術的科學性。他不顧年邁,一次次地站在水田里示范,手把手地教。農民們過意不去了,有的要給他送好吃的,有的要給他人民幣當零花錢。他一概謝絕,誠懇地說:“我來方正不是為錢,是為這里能多產大米。”他還一再說:“日本當年侵略中國是有罪的。今天我作為一個日本公民能為中國做點事,感到非常欣慰。”
結果,這年試驗田水稻平均畝產377公斤,比縣里其他稻田平均畝產高241公斤。
這下信服的農民多起來了。到1983年春,不用動員,全縣一萬多戶農戶在4.6萬畝水田里采用了“旱育稀植”技術,占當年全縣水田面積的51%。這年災情嚴重,又是風又是雨,但“旱育稀植”的水稻仍獲得好收成,平均畝產388公斤,比傳統種法的畝產高出一倍還多。
自此,這項科學、實用、易學的水稻栽培技術,像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開了。
藤原長作的實踐,引起了黑龍江省農委領導和水稻專家的關注,他們到方正實地考察,和藤原先生交流,很受啟發。種地要重視前人的經驗,但如果一味按部就班地照抄照搬,不去積極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按照科學的規律來辦,路只會越走越窄。與此同時,在藤原先生的家鄉也產生了反響,對水稻種植理論有深入研究的原正市和佐佐木、致力于水稻超稀植研究的有馬富男等幾位專家,先后來到方正,從理論上總結和完善“旱育稀植”技術。他們還和中方專家一起探討“旱育稀植”技術和其他行之有效的耕作、增產措施的銜接和配套問題,使這項技術更加適合當地實際情況,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廣。原國家科委和原農業部也注意到方正縣掀起的這場“水稻種植革命”。方正這個地方的自然條件雖然適合種水稻,但由于種植技術落后等原因,產量低,水田面積推不開,每年也就種十來萬畝。但是嘗到旱育稀植技術的甜頭后,水稻種植面積一下子擴大到30多萬畝,平均畝產也由一百多公斤提高到三四百公斤,而且每畝節省種子9公斤,省水三分之一,每畝成本降30多元。水稻專家們在更大范圍內調研后,得出一致結論:“旱育稀植”是項好技術,適合在我國的“三北”即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推廣。原國家科委為此專門發出文件,有力地促進了這項工作的開展。
藤原先生沒想到事情會搞得這么大,很興奮,也更加忙碌了,但無奈“分身無術”。于是跟了藤原先生幾年的方正縣農民技術員一個個“頂”到了第一線,成了黑龍江省其他市縣和“三北”地區爭搶的“香餑餑”。他們像藤原先生一樣,每到一地就站在水田里做示范,手把手地教。務實的稻農們從方正的變化看到了自己的前景,內在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水稻生產的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為黑龍江省和“三北”地區水稻產量的提高立下了頭功,也為日后黑龍江省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地位的提升打下了基礎。
這項工作整整持續了10年。
藤原先生的晚年生活因此被改變了,他四處奔波,和方正縣、黑龍江省、中國北方廣袤的農村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他被方正縣政府授予“榮譽公民”,后來又成為黑龍江省“榮譽公民”。時任國家副主席王震接見他,向他贈送禮品,感謝他對我國的水稻生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1998年8月25日,87歲的藤原長作與世長辭。臨終前,他念念不忘方正,留下遺囑,將一半骨灰埋到那片土地里。2021年,方正縣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平均畝產545公斤。藤原先生如果泉下有知,一定會為之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