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30日08:22 來源:浙江在線
來到中國對比后,仲田發現,兩國的教育差異非常明顯。 |
小丸子爺爺,就要退休離開學校了。
他是浙江工商大學日語學院老師,有著超高人氣,學生們都愛他。
他像鄰家爺爺一樣親切,會邀請學生去他的寢室吃飯,會拿著書寫的漢字“祈念合格”為學生加油,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親撫學生的頭……
他叫仲田明也,在浙商大教日語2年,之前在黑龍江佳木斯大學教了3年。更早之前,他是日本橫濱市一所小學校長,有著37年的日本小學教育經驗。
昨天,本報記者走進仲田在浙商大的家,聽他聊日本的教育。
仲田明也
教育的本質是給學生“想學”的力量
5年前,仲田明也來到中國,他來尋根。“日本文化的源頭在中國,中國對日本來說是母親的角色。”
他一路西走,去了新疆。在塔什庫爾干,他整整躺了3天,遙望遠方的山:“我大學時代就愛登山,來中國也是為了尋山。新疆很美,藍天、雪山、綠洲。”
沿著絲綢之路,他又走過吐魯番、嘉峪關、酒泉、敦煌、西安,最后回到北京。“到中國后,我發現這里有許多與日本共通的地方,非常有意思。”
來中國之前,仲田有著37年的日本小學教師生涯,他對教育有著自己的理解。
“日本的教育非常看重集體性,學校是一個集體、社會是一個集體。在集體里,孩子的交流能力、對人的幫助關懷、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能力,都遠在學習能力之前。”
比起學習的能力,他更重視其他能力的培養。他認為,最重要的事并非“自上而下”地教育,“‘我做得到,我知道’的這種快樂,希望學生都能夠體會到。讓學生從心底里想要學,給學生‘想學’的力量,才是教育的本質。”